苏州主要白蚁种类
苏州主要白蚁种类
苏州是我国白蚁危害的严重地区,苏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6.9℃,平均降雨量1178.2m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为白蚁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白蚁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呈现出白蚁种类、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的特点。
苏州主要白蚁种类:
台湾乳白蚁(家白蚁),黄胸散白蚁(散白蚁)


台湾乳白蚁属典型的土木两栖型白蚁,具有很强的扩散和适应能力,它群体庞大,是目前我国破坏房屋建筑最严重的一种白蚁,在生活中必须不断获得水分,因此其巢穴,一般都筑在接近水源的地方,或者有时筑汲水线与水源连接,群体兵蚁额腺发达,头部前端有大型的囱,受惊扰时可通过囱流出大量乳白色的酸性分泌物,用来抵御外敌,故称之为乳白蚁。
群体的纷飞活动:台湾乳白蚁巢穴中,老熟若蚁的羽化发育时期随地理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在海南省和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每年3月底4月初即可观察到巢内出现的有翅成虫。而广州在4月中下旬,巢内才出现有翅成虫,估计其它台湾乳白蚁分布区有翅成虫出现期不会早于海南。
同一地区的不同巢群,有翅成虫的出现期也有先有后,如在广东台山,有些巢群内的若蚁,已基本羽化为有翅成虫,而另一些群中的若蚁还羽化不多,台湾乳白蚁巢中有翅成虫的出现是参差不齐的,反映了若羽的羽化是分期分批完成,当有翅成虫大量出现的同时,或当分飞后不久,巢内仍可见到翅牙极其微小的若蚁。这批若蚁可能刚从幼蚁中分化发育而来,以后还要分期,分批产生,他们要经过多次脱皮,到第2年这段时间才能发育为有翅成虫,虽然蜕皮发育的次数、龄期目前还不清楚,但整个若已经阶段所经历的时间约为一年左右。

台湾乳白蚁种群中的兵蚁和工蚁
有翅成虫的数量
台湾乳白蚁有主巢和副巢之分,巢群发育成熟初期,产生有翅成虫较少,发育成熟后的第五年起,产生有翅成虫数量剧增,最多可达20000多只,最少都在6000左右;其间也有歇年的情况发生,发育成熟初期,间歇期2年;以后只间歇1年,并可连续3年发生有翅成虫分飞。
有翅成虫的雌雄性比是直接反映该群体的重要指标,雌雄之间的比例大约为1:2,若巢群中原始蚁王、蚁后补充生殖蚁取代,在取代的最初2年间,产生的有翅成虫性别单一,全为雄虫
一个巢群中有翅成虫的数量,少则几百头、多则上万头,往往不能一次全部飞离巢群,多数巢群的分飞活动是分多次进行的,一般以2至6次较为常见。
不同城市有翅成虫的分飞天数是不相等的,区域大、地表复杂、天气变化不一致,有翅成虫分飞天数不集中,分飞天数较多,否则相反。
台湾乳白蚁的分飞时间一般发生在春夏之间的4月下旬6月下旬的傍晚19:00左右。苏州地区分飞时间正常为5月下旬至6下旬。
台湾乳白蚁有翅成虫分飞时间、空间和气象因素有很大关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分飞始期:巢群内以有相当数量的有翅成虫,在气象适宜就会有一部分作试探性分飞,发生分飞的巢群不普遍只有少量或中量的有翅成虫飞出。
分飞高峰期:当巢内绝大部分若蚁已羽化为有翅成虫,气象条件又适宜时,分飞达到高峰期。分飞高峰期与分飞始期一般仅隔1至2天,有时可间隔10天左右,视温度、温度、气压、降雨等气象因素而定。这时分飞数量大,分飞巢群广,往往多数巢群均在这时分飞。每年分飞高峰期有2至5次。
分飞末期:分飞高峰后进入分飞末期,这段时间可延长20余天,每次分飞出的数量较少,分飞巢群参差不齐,对气象因素要求不那么严格。
分飞时的温度大多在26度至27度,分飞前的气压低、温度高、天气闷热,但到分飞时,常因骤雨而使温度下降。分飞时大气相对湿度一般较高。分飞前、后常常伴随着雷阵雨,但降雨并非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分飞前后是群体活动最频繁的季节,工蚁、兵蚁和有翅成虫都显得十分忙碌。因此在此时施药(特别施在分飞孔内)其灭治效果最佳。
上一条: 白蚁与蚂蚁的区别 下一条: 消毒的名词术语和选择消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