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乳白蚁的新群体建立和活动规律
新群体的建立
经过分飞的有翅成虫,不久便 纷纷落地爬行,遇有障碍物的碰撞和摩擦,四翅脱落,接着便发生雌雄追逐行为,有时亦会发生边追逐边脱落的现象。追逐过程中,性引诱现象明显,雌虫在前爬行,雄虫在后紧跟,并用触角紧紧触及雌虫的腹末。一旦雌雄分离,雌虫即翘起腹部,并且不停的颤动,等待雄虫到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求偶、配对、追逐,便迂回曲折爬向墙角、树头、门框脚、木柱脚或树干的伤口部位等 钻入建巢。自然界中,虽有多种天敌捕食有翅成虫,但由于飞出的成虫量大,所以配对存活的脱翅成虫数量仍是相当可观的。
配对后一般5至10天开始产卵,当年产卵历期5个月,到11月份产卵活动停止,产卵高峰期出现在7至8月份,新建的群体初期发展很慢。
台湾乳白蚁的活动规律
台湾乳白蚁在冬季是不进行巢外活动的,每年活动期大约在3月至11月之间。它的活动范围很大,远远超出人们以前估计,活动离主巢的距离为52米,其活动速度为每小时大于1米至3米;台湾乳白蚁的活动环境很复杂,有时严重受害的建筑物内并没有蚁巢分布,而筑在建筑物外的大树内,活动半径可达100米。台湾乳白蚁的活动时速和范围是随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而增减,气温在20度以上,白蚁活动频繁,活动范围可距离主巢50米以外;平均温度在10度以下,白蚁停止活动全部归巢。
台湾乳白蚁最低致死温度:通常为零下3度,经历7天后全部死亡;最适宜气温:通常为25度至30度。最高致死温度:在39度至41度条件下,经2天后死亡。
台湾乳白蚁在温度10度以下时,基本蛰伏不动,只有当气温上升天到10度以上才开始有取食活动。在温度低于10度和高于38度时白蚁不取食,水是台湾乳白蚁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白蚁本身含水量为百分之79。台湾乳白蚁所需的水分除通过汲水线直接向水源吸取外,还可以从土壤、木材中吸取游离水分。
通常认为,台湾乳白蚁主要靠蛀蚀木材和分解纤维作为自己的营养来源,然而事实上台湾乳白蚁能侵蛀损坏的材料远远超出这个范围,台湾乳白蚁能够蛀食的材料有: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皮革及其制品,毛、丝的织品和制品,化纤织品等 。台湾乳白蚁通常在行道树、庭院观赏树木的树干基部筑巢,它不仅取食生活树木的木质,并以树木巢为策源地,入侵到邻近建筑物内危害。白蚁建树巢的树木是有选择的,柚木、杉木、马尾松等树木耐蛀性能良好,台湾乳白蚁基本上不在树干内筑巢;构树、大叶桉、樟树、柳树、枫杨等 树木,耐蛀性能差,白蚁经常在树干内筑巢。
上一条: 白蚁与蚂蚁的区别 下一条: 消毒的名词术语和选择消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