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病媒生物控制技术要求和用药方案
更新日期:2010-03-30
各区、县爱卫办:
开展病媒生物控制,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生,是中国2010年苏州世博会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规范、科学、有效实施控制技术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市爱卫会下发的《苏州世博会病媒生物控制保障工作方案》要求,制定了《苏州世博会病媒生物控制技术要求》,现转发给你们。望你们认真贯彻实施,确保2010年苏州世博会病媒生物控制保障工作顺利完成。
附:苏州世博会病媒生物控制技术要求
苏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二○○九年十月九日
抄送: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苏州世博协调局、苏州检验检疫局、市卫
生局应急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区县卫生局、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市有害生物防制协会
苏州世博会病媒生物控制技术要求
一、控制指标
(一)世博园区
1、室内不得检出病媒生物;
2、外环境累计2000延长米,鼠迹不超过2.5处;
3、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1.5%;用500ml收集勺采集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及蛹阳性率不超过1.5%,阳性勺内幼虫及蛹的平均数不超过2.5只;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0.5只;
4、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1.5%。
(二)世博园区周边地区及重点单位
周边地区指世博园区外1000米范围的全部范围及其他相邻街道的部分区域;重点单位指重点宾馆、餐饮、医院等单位的室、内外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均低于《地标》。
1、鼠害控制指标
(1)地区鼠害控制指标:鼠征阳性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5%;外环境累计2000延长米,鼠迹<5处。
(2)重点场所和一般单位的鼠害控制指标见表1。
表1 单位鼠害控制指标
场所
|
指标值
|
|
重点场所
|
室内无鼠活动,防鼠设施完好
|
|
一般场所
|
小型单位
|
室内、外环境应无鼠迹
|
中型单位
|
外环境鼠迹不超过2处,室内鼠迹阳性不超过1间
|
|
大型单位
|
外环境鼠迹不超过2处,室内鼠迹阳性不超过2间
|
2、蚊虫控制指标
(1)地区蚊虫控制指标:小型积水阳性率<3%;大型水体阳性率<3%,幼虫密度<5条/勺;叮刺法成蚊密度<1只/30min。
(2)单位蚊虫控制指标见2。
表2 单位蚊虫控制指标
|
成蚊叮刺法密度
|
孳生地阳性
|
小型单位
|
0只/30min
|
外环境<1处,室内为0
|
中型单位
|
白纹伊蚊<1只/30 min;其他蚊虫<2只/30 min
|
外环境<2处;室内为0
|
大型单位
|
白纹伊蚊<1只/30 min,其他蚊虫<3只/30 min
|
外环境<3处;室内<1处
|
3、蝇类控制指标
(1)地区蝇类控制指标:室内不得有蝇类孳生,室外蝇类孳生地阳性率%<3%;成蝇控制指标和防蝇设施指标见表3。
表3 地区蝇类控制指标
|
|
成蝇侵害
|
防蝇设施合格率%
|
重点单位
|
重点场所
|
不得有蝇
|
>95%
|
一般场所
|
有蝇房间阳性率<1%,有蝇房间平均蝇数<3只/间
|
—
|
|
一般单位
|
重点场所
|
不得有蝇
|
>95%
|
一般场所
|
有蝇房间阳性率<3%,有蝇房间平均蝇数<3只/间
|
—
|
(2)单位蝇类控制指标见表4。
表4 单位蝇类控制指标
单位类型
|
室内成蝇(只)
|
孳生地(处)
|
|||
生产、销售、储存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
|
重点单位或一般单位的重点场所
|
一般单位或重点单位的一般场所
|
室内
|
室外
|
|
小型单位
|
0
|
<1
|
<3
|
0
|
0
|
中型单位
|
0
|
<2
|
<5
|
0
|
<1
|
大型单位
|
0
|
<3
|
<9
|
0
|
<2
|
防蝇设施
|
全部合格
|
—
|
4、蟑螂控制指标
(1)地区蟑螂控制指标:成虫或若虫房间阳性率<3%,阳性房间平均大蠊数<5只,阳性房间平均小蠊数<10只;活蟑螂卵鞘房间阳性率<2%,阳性房间活蟑螂卵鞘数<4只,蟑迹房间阳性率<5%。
(2)单位蟑螂控制指标见表5。
表5 单位蟑螂控制指标
一般单位
|
单位类型
|
蟑迹阳性间数
|
成、若虫
|
活卵鞘
|
|||
阳性间数
|
数量(只/间)
|
阳性间数
|
数量(只/间)
|
||||
小蠊
|
大蠊
|
||||||
小型单位
|
<1
|
<1
|
<10
|
0
|
0
|
0
|
|
中型单位
|
<3
|
<2
|
<3
|
<1
|
<2
|
||
大型单位
|
<5
|
<3
|
<5
|
<2
|
<2
|
||
重点单位
|
室内无蟑螂活动
|
注:小型单位是指单位占地或者使用面积不满1000 m2的单位;中型单位是指单位占地或者使用面积在1000 m2以上不满3000 m2的单位;大型单位是指单位占地或者使用面积在3000 m2以上5000m2以下的单位;单位占地或者使用面积在5000 m2以上1万m2以下的,作两个大型单位计算;超过1万m2的,依此类推。
(三)全市其他地区和单位
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均应达到《地标》规定的要求。
二、控制技术
(一)鼠类控制
按照《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1部分:鼠类防制》(DB31/330.1-2005)要求规范实施鼠类控制。
1、环境整治
搞好室内外卫生,保管好食品和水源,堆物离地隔墙,清除卫生死角,清除鼠类生存和栖息的条件。
2、防鼠
所有食品与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储存的场所、单位食堂、电力通讯设施、宾馆、展馆建立有效的防鼠设施,堵封各种缝隙、孔洞、管道等鼠类通道,下水道设置网罩等,阻挡外界鼠类进入室内。
3、灭鼠
在标准规定不得使用鼠药的场所及展馆采用粘鼠板、鼠夹、鼠笼、电子捕鼠器(电猫)等物理技术灭鼠;其余场所和环境采用抗凝血灭鼠剂灭鼠,鼠药以容器投放,设警示标示;外环境查堵鼠洞,设置长期毒饵站,定期检查和更换毒饵。
(二)蚊虫控制
按照《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第2部分:蚊虫防制》(DB31/330.2-2006)要求规范实施灭蚊。
1、孳生地消除与管理
清除单位室内外、公共环境中各类积水,采取翻、填、清、疏等方法,消除各种蚊虫孳生地。养鱼缸、山水盆景、浇花容器和水缸、花盆托盘等各种盛水容器,在4-10月间至少每周换水1次;雨水井和地下各种管线井设置防蚊装置;集中堆放的容器如缸罐、轮胎以防雨布遮盖;清除河道杂草,疏通河道,增加水的流速。
2、孳生地控制
在河流、池塘、水景等水体放养柳条鱼或其他鱼类或使用生物、低毒灭幼剂控制蚊虫幼虫孳生。早春3-5月间,在居民小区和单位的绿化地、动物养殖场的向阳面,设置诱蚊缸灭蚊;5-10月,在蚊幼大量孳生季节,对不能放养鱼的水体使用双硫磷(0.2-0.8mg/L)、甲基嘧啶磷(1 mg/L)、吡丙醚(静止水20mg/L,流动水50-80mg/L)控制蚊虫幼虫,控制周期视条件和检查结果而定。
3、成蚊控制
居民小区、机关、学校、旅店、医院以及禁止使用药物灭蚊的单位外环境安装灭蚊灯和CO2灭蚊器捕杀成蚊。2009年6-8月蚊虫高峰季节及2010年5-10月成蚊监测结果超过指标时,采用空间喷洒技术迅速降低成蚊密度。园区及展馆内必须使用安全、有效的卫生杀虫剂。
(三)蝇类控制
按照《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蝇类防制》(DB31/330.3-2007)要求规范实施蝇类控制。
1、孳生地消除与管理
清除室内外和公共环境中各种蝇类孳生物质;垃圾袋装收集,每日清运;垃圾桶、垃圾箱定期冲洗,不残存垃圾。
2、孳生地的控制
每周1-2次检查蝇类孳生场所,发现有蝇幼虫孳生,喷洒或撒布灭幼剂进行控制。
3、成蝇控制
(1)防蝇
生产、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必须安装能够防止蝇类侵入室内或与食品接触的防蝇设施,防蝇设施必须处于工作状态,需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
(2)物理灭蝇
3-11月社区、单位、公共绿地、特殊行业周边广泛设置不影响环境美观的捕蝇笼,专人管理,使用腐鱼为诱饵需1星期更换一次,高温季节3天更换一次,或在诱饵中加入灭幼剂;餐饮、食品加工、农贸集市等场所,用灭蝇灯、粘蝇纸、粘蝇带(条)捕杀成蝇。
(3)化学灭蝇
在蝇类孳生场所和蝇类聚集场所实施滞留性喷洒、药物涂刷或毒饵灭蝇,蝇密度高于控制指标值时,采取空间喷洒的方法快速控制蝇密度;在农贸集市、生鲜超市等多蝇场所用毒蝇绳灭蝇。园区及展馆内必须使用安全、有效的卫生杀虫剂。
(四)蟑螂控制
按照《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4部分:蟑螂防制》(DB31/330.4-2007)要求规范实施蟑螂控制。
1、环境整治
清洁环境、堵洞抹缝,清除蟑螂卵鞘,保管好食物和水源,减少蟑螂的食源和栖息场所。
2、物理防治
采用粘蟑纸、诱捕盒等捕杀蟑螂;用吸尘器吸或用开水和蒸汽直接浇灌藏有蟑螂和卵鞘的缝洞和角落。
3、化学防治
在蟑螂栖息处投放灭蟑毒饵应点多量少面广、以容器投放;在蟑螂栖息的墙缝、洞、角落等处用药笔划圈或“#”字,涂划笔道宽约2~3cm;对蟑螂栖息的各种缝、洞、孔用线状喷头实施喷洒,喷洒后辅以胶饵或灭蟑颗粒毒饵控制。园区及展馆内必须使用安全、有效的卫生杀虫剂。
附:苏州世博会病媒生物控制药物使用方案
附:
苏州世博会病媒生物控制药物使用方案
卫生杀虫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卫生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增加了害虫防治难度,影响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为确保世博会期间本市不发生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减少病媒生物造成的骚扰和损害事件的发生,科学、规范、有效地使用卫生杀虫剂,充分发挥其杀虫效能,制定本方案。
一、原则
按照苏州市地方标准《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DB31/330)的要求,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科学、规范、有效地使用杀虫(灭鼠)剂,确保对人、环境及非靶标生物的安全要求。
1、选用杀虫剂的必备条件:
(1)产品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有效成份;
(2)进口产品在中国境内已经登记,国产产品具有产品标准、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
(3)产品质量稳定,可在主流渠道上批量购买到。
2、杀虫剂选用的优先条件
(1)本地区抗药性监测数据为依据;
(2)绿色环保、高效低毒产品;
(3)国际知名品牌,国内优秀产品;
(4)生物或生物源产品;
(5)生长调节剂产品;
(6)以水为连续相剂型产品;
(7)在苏州市或其它地区创卫或除害工作中多次使用,证明效果良好的产品。
二、药物与使用方法
(一)灭鼠剂
1、抗凝血灭鼠剂的有效成份
氟鼠灵、杀鼠醚、溴敌隆、大隆。
2、使用方法
灭鼠毒饵应投放在毒饵盒或鼠洞内,毒饵盒应放置在有鼠类活动的环境,如墙角、杂物堆、货架下等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毒饵盒内的毒饵应有专人定期检查,毒饵被鼠盗食或霉变应及时补充或更换。毒饵盒上应有警示标志。
室内:每15m2投放2-3点,每点投放毒饵3g-5g;展馆内在2010年5月份前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灭鼠,2010年5月~10月采用粘鼠板、电子捕鼠器等物理方法灭鼠。
外环境:地面按“#”投放,每10m一点,每点10-20g,行距25-50m。下水道用蜡块毒饵,绑在竹片上斜插于各种管井内,每月检查一次。
表1 灭鼠剂及使用剂量
灭鼠剂
|
剂型
|
使用方法
|
使用浓度
|
对应代表产品
|
溴敌隆
|
颗粒饵剂
|
投放
|
0.005%
|
大连金猫、浙江特菱
|
谷物饵剂
|
投放
|
|||
蜡块
|
投放
|
|||
母粉
|
配制
|
大连金猫、天津天庆
|
||
母液
|
配制
|
|||
大隆
|
颗粒饵剂
|
投放
|
0.005%
|
大连金猫、海宁祝场、
浙江特菱
|
谷物饵剂
|
投放
|
|||
蜡块
|
投放
|
|||
母粉
|
配制
|
大连金猫
|
||
母液
|
配制
|
天津天庆
|
||
氟鼠灵
|
蜡块
|
投放
|
0.005%
|
杀它仗
|
杀鼠醚
|
膏剂
|
投放
|
0.0375%
|
立克命
|
粉剂
|
直接布撒
|
|||
颗粒剂
|
投放
|
(二)杀虫剂
监测表明苏州市部分地区蚊蝇已对部分杀虫剂产生抗性,各区县在选择用药上要根据本地区蚊蝇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而定。世博会病媒生物控制用药的原则是:灭蚊蝇幼虫以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制剂为主,快速灭蚊蝇以复配杀虫剂为主,尽可能减少滞留性喷洒的控制范围和时间。
1、灭幼剂
⑴灭蚊幼剂
①有效成份
吡丙醚、甲基嘧啶磷、双硫磷、球型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
②使用方法
蚊幼孳生地采取清除与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难以清除、又不适合放养柳条鱼的积水,如轮胎、防火缸、蓄水池、雨水井、景观水等,按照水体的体积或面积,定期施用灭幼剂,定期检查是否有蚊幼虫孳生,以确定重复施药的周期。灭蚊幼剂用药及使用剂量,见表2。
表2 灭蚊幼药剂及使用剂量
杀虫剂
|
化学类型
|
使用剂量(mg/m2)
|
剂型
|
对应代表产品
|
备注
|
吡丙醚
|
昆虫生长调节剂
|
5.0-10.0
|
乳化浓缩剂、颗粒剂
|
幼剋杀虫颗粒
|
|
甲基嘧啶磷
|
有机磷类
|
5.0-50.0
|
水乳剂
|
简美
|
|
双硫磷
|
有机磷类
|
5.6-11.2
|
乳化浓缩剂、颗粒剂
|
安备
|
|
球型芽孢
杆菌
|
微生物制剂
|
0.2-1.0ml/m2
|
悬浮液
|
天蟾悬浮剂
|
用于库蚊
|
苏云金
杆菌
|
微生物制剂
|
0.2-1.0ml/m2
|
悬浮液
|
苏云金杆菌H-14
|
用于伊蚊
|
⑵灭蝇幼剂
① 有效成份:
吡丙醚、甲基嘧啶磷、倍硫磷。
② 使用方法
将砂粒剂或粉碎后的缓释块直接撒布在孳生物上,悬浮剂、水乳剂以水稀释后用储压式喷雾器喷洒于蝇类孳生物表面,根据孳生物状况增减喷洒药量,确保药剂能够渗透到蝇幼虫孳生处。对于不能及时清除的蝇类孳生物,应定期施用灭幼剂进行控制,用药见表3。
表3 灭蝇幼药物及使用剂量
杀虫剂
|
化学类型
|
剂型
|
浓度(%)
|
使用剂量
|
对应代表产品
|
吡丙醚
|
昆虫生长调节剂
|
砂粒剂
|
0.5
|
20g/m2
|
幼剋杀虫颗粒剂
|
甲基嘧啶磷
|
有机磷类
|
水乳剂
|
0.5
|
250-500 ml/m2
|
简美
|
倍硫磷
|
有机磷类
|
缓释剂
|
5
|
4-8块/m2
|
倍硫磷缓释块
|
2、灭成蚊、成蝇药剂
(1)有效成份
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高效氯氰菊酯、S-生物烯丙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氯菊酯甲基嘧啶磷、吡虫啉。
(2)使用方法
成蚊、成蝇密度过高,监测超过地方标准规定指标,或发生蚊媒病传播,或发生肠道传染病局部暴发需要应急控制时,采取空间喷洒措施,快速降低蚊、蝇密度,使用的杀虫剂见表4。
①滞留性喷洒:按照有效剂量和处理面的性状将药液用水稀释后喷洒在蚊蝇栖息物表面,达到较长时间杀灭蚊蝇的目的。
②空间喷洒:按照单位空间或面积的有效剂量,采用超低容量或热烟雾喷洒的方法,达到快速降低蚊蝇密度的目的。
③毒蝇绳:将线、绳浸泡与在杀虫剂如5%甲基嘧啶磷、1%顺式氯氰菊酯等药液中,晾干后挂置多蝇场所灭蝇。
④毒饵:适用于室内外各种场所,毒饵应置放在容器中,毒饵盒上应有明显标识。
禁止同时用同一种药物控制成虫、幼虫。
表4 灭蚊蝇杀虫剂及其使用剂量
杀虫剂
|
剂型
|
使用方法
|
用途
|
用量
|
对应代表产品
|
高效氟氯氰菊酯
|
悬浮剂
|
室内外
|
滞留性喷洒灭蚊蝇
|
12.5 mg/m2
|
2.5%卫得杀虫悬浮剂
|
高效氯氟氰菊酯
|
悬浮剂
|
室内外
|
滞留性喷洒灭蚊蝇
|
10mg/m2
|
2.5%大灭微胶囊悬浮剂、优士7.5%微胶囊悬浮剂
|
高效氯氰菊酯
|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
室内外
|
滞留性喷洒灭蚊蝇
|
10-20 mg/m2
|
10%大功达杀虫悬浮剂
|
顺式氯氰菊酯
|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
室内外
|
滞留性喷洒灭蚊蝇
|
10-20 mg/m2
|
都灭5%悬浮剂、奋斗呐10%悬浮剂
|
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高效氯氰菊酯
|
乳油
|
室外灭蚊蝇
|
室外空间喷洒(热、冷烟雾)灭蚊蝇
|
1:20,1-5L/ha
|
6%灭得优杀虫乳油
|
S-生物烯丙菊酯+氯菊酯
|
水乳剂
|
室内外
|
热、冷烟雾灭蚊蝇
|
1:5-20,5L/ha
|
优士16.86%(C型号)、列喜镇
|
胺菊酯+氯菊酯
|
微乳剂
|
室内外
|
热、冷烟雾灭蚊蝇
|
1:10-20,0.5-1L/ha
|
卫豹10%胺菊酯+氯菊酯微乳剂
|
甲基嘧啶磷
|
乳油、水乳剂
|
室外
|
超低容量喷洒
|
200g/ ha
|
保安定杀虫乳油、简美20%水乳剂
|
胺菊酯+氯菊酯+右旋膝丙菊酯
|
水基气雾剂
|
室内
|
空间喷洒
|
0.5ml/m3
|
雷达杀蚊气雾剂
|
吡虫啉
|
毒饵
|
灭蝇
|
灭蝇
|
2g/m2
|
拜克、优士1%杀蝇饵剂
|
3、灭蟑剂
(1)有效成份
残杀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醚菊酯、0.3%氯菊酯+0.3%右旋胺菊酯、氟虫胺、氟蚁腙、吡虫啉、乙酰甲胺磷、灭蟑微生物。
(2)使用方法
蟑螂密度极高的场所,先滞留性喷洒,再采用点施胶饵或投放毒饵;在不适宜于药剂喷洒的场所,采用点施胶饵或投放毒饵的方法,用灭蟑药剂见表5。
①滞留性喷洒:按照有效剂量和处理面的性状将药液用水稀释后喷洒在蟑螂栖息的缝隙中,达到较长时间杀灭蟑的目的。喷洒时先在缝隙周围喷一条40-50cm宽的保护带,然后朝缝隙中喷洒。
②毒(胶)饵:将毒饵放置在毒饵槽或小容器内布放在蟑螂栖息和活动场所,一般应采用量少、点多和面广的方法,投放的重点场所为厨房、餐厅、食品加工以及贮存场所,以及其它场所内不宜喷药的地方。胶饵可直接点状处理在各种橱柜、抽屉和墙壁的角落以及缝隙中。
③烟雾熏杀:对于仓库、下水道以及其它密闭场所可用热烟雾机、烟雾剂、熏蒸剂灭蟑。
表5 灭蟑药剂与使用剂量
杀虫剂
|
剂型
|
使用方法
|
使用剂量
(ai mg/m2)
|
对应代表产品
|
残杀威
|
乳油
|
滞留性喷洒
|
250-1500
|
拜力坦
|
溴氰菊酯
|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
滞留性喷洒
|
25-40
|
优士杀虫悬浮剂、凯素灵
|
高效氯氰菊酯
|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
滞留性喷洒
|
15-25
|
大功达、特菱杀虫悬浮剂、大灭
|
顺式氯氰菊酯
|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
滞留性喷洒
|
20-30
|
奋斗呐
|
高效氟氯氰菊酯
|
悬浮剂
|
滞留性喷洒
|
80mg/m2
|
卫得
|
高效氯氟氰菊酯
|
悬浮剂
|
滞留性喷洒
|
10mg/m2
|
攻百害、优士
|
醚菊酯
|
熏蒸剂
|
密闭空间熏蒸
|
67mg/m3
|
泰铭
|
0.3%氯菊酯、0.3%右旋胺菊酯
|
气雾剂
|
缝隙喷洒
|
|
金鸡冠
|
氟虫胺
|
饵剂
|
点施
|
小蠊0.2-0.4g/m2,大蠊0.5-1g/m2
|
晔康杀蟑胶饵
|
氟蚁腙
|
饵剂
|
点施
|
施杰
|
|
吡虫啉
|
饵剂
|
点施
|
优士杀蟑胶饵
|
|
乙酰甲胺磷
|
饵剂
|
点施
|
特菱、宁尔
|
|
灭蟑微生物
|
饵剂
|
点施
|
百奥克
|
|
灭蟑粉笔
|
笔剂
|
划道
|
|
宁尔
|
《国际杀虫剂毒性分级标准》
我国的杀虫剂毒性分级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杀虫剂危害分级标准为模板制定。
我国的杀虫剂毒性分级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杀虫剂危害分级标准为模板制定。
毒性
|
级别
|
经口半数致死量
|
经皮半数致死量
|
吸入半数致死浓度
|
Ia级
|
剧毒
|
≤5
|
≤20
|
≤20
|
Ib级
|
高毒
|
>5~50
|
>20~200
|
>20~200
|
II级
|
中等毒
|
>50~500
|
>200~2000
|
>200~2000
|
III级
|
低毒
|
>500~5000
|
>2000~5000
|
>2000~5000
|
IV级
|
微毒
|
>5000
|
>5000
|
>5000
|
问:杀虫剂的毒性怎样分类?
答:我国杀虫剂管理规定,只有五类农药即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没有无毒标志。所以只要进入杀虫剂登记范围,最低也要进入“微毒”这一类,所以“现代”杀蟑饵剂被列为“微毒”,属国家A极产品。
上一条: 专业人员支招野猫野狗带来瘙痒 下一条: 消毒的名词术语和选择消毒的方法 下一条: 苏州市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地方标准